审查员的这种套路千万别中招(2)

2021-04-13
柯玉珊
博深知识产权

之前一篇《审查员的这种套路千万别中招》的案例引起大家广泛转载,文章讲述的是审查员在审查一些专利申请的时候,经常以“技术效果是可预料到的”、“容易想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等等话述驳回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但只要技术方案本身存在区别,专利申请人均可据理力争,以帮助授权。这是审查员的套路,可其实审查员的套路不只这一种,审查员在审查一些机械机构的专利申请时,会举例一些对比文件,来论述申请人的专利申请与在先的对比文件“区别较小”来否定创造性。同理,只要这个“小区别”能够影响整个部件取得不同效果,依然可以继续向审查员说明情况,为自己争取专利权保护。

 
案情回顾

申请人于2014年12月10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上述专利申请,在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阶段,审查员相继于2016年04月05日和2016年11月21日发出了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和第二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指出上述申请的全部权利要求均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创造性,经过两次审查意见的答复后,上述申请目前已被授权。

 
本案概要:

本案保护一种半封闭式单机双级螺杆压缩机,一方面,将控制系统设置于机体内部,解决了开启式单机双级螺杆压缩机存在轴封泄漏的问题;另一方面,设计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对气体进行双级压缩,在压缩比达到40以上时,仍能保持高效率,解决了单级压缩机无法在高压缩比的情况下无法保持高效率问题。

 
答辩方案:

在答复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时,出于获得尽量大的保护范围的考虑,没有修改权利要求,直接进行意见论述。

(对比文件1、2)

审查员认为,权利要求1在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结合的基础上,不具备创造性。具体理由为:

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 相比,具有区别技术特征:

(1)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壳体内;

(2)所述第一阳转子与第二阳转子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第一转子电连接并驱动第一转子转动。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将控制系统设置在壳体内或壳体外是所属领域的常规设置方式,是容易想到的;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半封闭氨用高速螺杆制冷压缩机,并公开了控制系统与转子电动连接并且驱动转子转动,且二者作用相同。即,已被对比文件(2)公开。

我们的答辩意见主要为: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开启式单机双级螺杆压缩机的轴封泄漏的问题,惯常常用的技术手段为: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轴封的密封性。却忽略了将控制系统内置这一技术手段。并且,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任何文件公开将控制系统内置的半封闭式单机双级螺杆压缩机。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2),首先,对比文件1实质公开了第1级螺杆转子和第2级螺杆转子共用一个转子轴,且马达同时驱动第1级螺杆转子和第2级螺杆转子转动,因此,技术特征“所述第一阳转子与第二阳转子通过联轴器连接”并没有被对比文件1公开;

其次,对比文件1的第1级螺杆转子和第2级螺杆转子经过节流装置与分支流路连接。对比文件1的目的在于省去油冷却器。

而对比文件2的阳转子通过电机轴与铝质线圈永磁变频电动机连接,即阳转子直接设置在电动机的电机轴上。

根据上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面临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即:现有技术开启式单机双级螺杆压缩机的轴封泄漏)时,根据对比文件1公开的采用“马达同时驱动第1级螺杆转子和第2级螺杆转子转动”和“从冷凝器与膨胀阀之间的部分分支出来的分支流路,并经过节流装置而与第1级螺杆转子、第2级螺杆转子及第1级螺杆转子与第2级螺杆转子之间的中间阶梯部中的某一处连通”的技术手段,解决省去油冷却器、简化结构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以及对比文件2公开的将阳转子直接设置在电动机的电机轴上,使阳转子与电动机的电机轴同步转动的技术方案时,没有动机将对比文件1中的第1级螺杆转子中的阳转子与电机输出轴直接连接。

退一步说,假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对比文件2公开的阳转子直接设置在电动机的电机轴上的技术特征应用于对比文件1中,则获得的技术方案为:电机的电机轴与第1级螺杆转子的阳转子、第2级螺杆转子的阳转子共用同一个轴的技术方案。上述获得的技术方案与本发明的“控制系统驱动第一转子转动,第一转子带动第二转子转动”的技术方案不同;也不能解决对比文件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审查员认可了我们的上述答辩意见,同时继续进行了补充检索,检索获得对比文件3和对比文件4。

(对比文件3、4)

审查员认为区别技术特征(1)被对比文件4公开,区别技术特征(2)根据对比文件2公开。

在答复第二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时,根据本案的案情,出于获得尽量大的保护范围的考虑,仍然未修改权利要求。

我们的答辩意见主要为: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对比文件4的说明书附图2示意性地例示了被配置以用作图1 的闭环系统的一种螺杆式压缩机;附图3描绘了图2 的螺杆式压缩机的截面视图,透过外罩示出了螺杆式压缩机的内部部件,该视图还示出了在排放端口中具有活塞的排放端口。根据其说明书附图2可知,控制面板22设置在图示33位置,并与功率源10连接,根据其说明书附图3可知,图示33位置处并不存在与图2相对应或者能匹配控制面板22的结构。因此,仅仅根据说明书附图2-3不能直接、毫无疑义的获知控制面板22是否设置在螺杆式压缩机38的壳体内这一技术信息。

因此,对比文件4的说明书全文文字以及其说明书附图均没有公开本发明的上述区别技术特征(1)。

此外,对比文件4的控制面板22是用于调制为压缩机提供功率的功率源10,而本发明的控制系统是用于控制与其电连接的第一转子的转动。因此,本发明的控制系统与对比文件2的控制面板的作用实质不同。

对于区别技术特征(1)和区别技术特征(2)的结合,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半封闭氨用高速螺杆制冷压缩机,并具体公开了压缩机包括电机、变频器和控制器,电机通过电机轴与阳转子连接。且对比文件2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半封闭氨用变频高速螺杆制冷压缩机,它能够使用氨作为制冷剂,解决了氨的泄漏问题。

而对比文件3公开的是一种半封闭式单机双级螺杆压缩机,对比文件3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具有低级压缩机和高级压缩机的单结构螺杆式多级压缩机,通过将低级压缩机的压缩比保持为高压,能够有效地发挥低级压缩机的节能效果。

对比文件4则公开一种正位移、可变效率的螺杆式压缩机,对比文件4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压缩机,其排放端口的体积包含一个用于响应于需求的改变来调整该排放端口体积的装置,使得该压缩机可以响应于该需求以最大效率或接近最大效率运行。

据此,对比文件3、对比文件2和对比文件4的解决的技术问题均存在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面临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时,没有动机同时将上述三个对比文件进行结合。

 
结果:

最终,审查员接受了我们的答辩意见,在答复第三次审查意见时放弃同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之后,本案于2017年08月24日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号:2014107564683。

 
建议:

    对于机械结构领域的专利申请,大多数案件的结构区别较小(例如本案的控制系统内置),在答辩时,不能因为“小区别”而否定方案的创造性,只要“小区别”存在一定的不同效果,均有可能获得授权。此外,出于获得尽量大的保护范围的考虑,可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尽量尝试不修改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