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说明书附图提取特征进行创造性答复

2021-04-13
admin
未知
引言

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因此,说明书附图也可以发挥说明书的作用,从附图中直接、毫无疑义地得出的内容与说明书文字部分公开的内容一起,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及为社会公众提供新的有用技术信息。本文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在创造性的审查意见答复时,如何从说明书附图提取特征进行创造性答复。

 

案情介绍

(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介绍

本申请(申请号为201710392150.5)公开的是自动化冲片分拣装置,(参照图1)。

 

(图1)

 

包括滑道1和转子收集装置2,滑道1沿进料端向出料端倾斜向下设置,滑道1设有圆形通孔11,圆形通孔11的直径大于转子的外径且小于定子的外径,圆形通孔11的边缘与滑道边缘的最小距离小于转子的半径,转子收集装置2设置在圆形通孔11的正下方,通过在滑道1上开设与转子直径相适配的圆形通孔11,使得滑道1上的转子可从圆形通孔11中掉下,进入转子收集装置2中,而定子留在滑道1上继续向前输送,使得一次性冲出的定子和转子被分离。

 

(二)对比文件技术方案的介绍

对比文件1(申请号为201520988210.6)公开的是定转子片的分离装置,(参照图2)转子滑道2上设有落料孔22,落料孔22的直径大于定子片5的直径且小于转子片4的直径。

 

(图2)

 

对比文件2(申请号为201521068042.5)公开的是定转子片的自动化生产装置,(参照图3)包括两个接收架55,分别位于转子片滑道53和定子片滑道54的后下方,接收架55上设有限位导柱552,限位导柱552的直径略小于定子片9或转子片8的直径,这样定子片9或转子片8恰好可套嵌在限位导柱552上,这样堆码整齐,又不至于倾倒。

 

(图3)

 

(三)审查意见的内容

审查意见中指出,对比文件1的“落料孔22”相当于本申请的“圆形通孔11”和“落料孔22的直径大于定子片5的直径且小于转子片4的直径”相当于“圆形通孔11的直径大于转子的外径且小于定子的外径”,且对比文件2公开的“两个接收架55,分别位于转子片滑道53和定子片滑道54的后下方”相当于“还包括转子收集装置2,转子收集装置2设置在圆形通孔11的正下方”,本申请公开的“圆形通孔11的边缘与滑道边缘的最小距离小于转子的半径”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常规选择。

 

(四)答辩方向

根据上文的描述,确实如审查员所说的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以及公知常识,是能够得到本申请的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那么,针对此种情况,该如何去答复?

 

笔者在认真分析了本申请和对比文件的技术方案之后,发现第二限位杆的数量设置以及具体位置的设置是与滑道的设置以及“所述圆形通孔的边缘与滑道边缘的最小距离小于转子的半径”相互关联的,不可分割,形成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在本申请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对套嵌在第二限位杆上的转子起到限位和提供反作用力的作用,实现对转子的完整收集以防止转子在非圆形通孔的中心位置落入到转子收集装置中造成的漏收集问题,这明显与对比文件2公开的限位导柱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到的作用(使得定子片或转子片可套嵌在限位导柱上,实现定子片和转子片的收集)是不同的。

 

而第二限位杆的数量和位置这一技术特征,是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毫无疑义的得到,因此,专利代理师在答复审查意见时,重新确定本申请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进一步公开转子收集装置的具体结构,且在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中增加了“第二限位杆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底座包括呈交叉设置的两根横杆,交叉设置的两个横杆包括四个端,所述三个第二限位杆分别设置在所述交叉设置的两个横杆靠近出料端的三个端上”这一技术特征,并结合其他修改对审查意见进行了答复,审查员认可了这一修改并未超出原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范围,符合专利法第33条的规定,最终获得了授权。

 

总结

根据上述案例及分析,为了便于后续程序对申请文件的修改以及审查意见的答复,针对说明书附图,在撰写申请文件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进行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时,尽可能提供能体现发明构思的附图,例如爆炸图、装配图、局部放大图、剖视图或不同观察角度的结构图,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将说明书文字部分和附图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时,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附图所示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对大小等定性关系。